超高清播放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影片评论影片评论

单击刷新

用户评论

共“20”条评论
  • 古二毛
    @古二毛 1 有用

    siff2023。字幕在框外可能不太适合文本如此密集的片子,看的时候有点割裂,信息量太大。镜头给我一种追忆似水年华的氛围感,以为会讲一个爱情故事,不如说是关于记忆、历史、影像、艺术、战争、人类大爱和小爱、以及哲学。后半段的色彩太美了。想要好好读一下文本。

  • 双晚
    @双晚 1 有用

    A-. 看似是密度极高的论文,但“论证”可能从来就并非戈达尔的重心,最后留给观众的也更像是被符号化的观点,和一种升腾而起的悲观与愤怒:永远无法被具象化的“爱”、商品化数字化的文化/影像霸权,以及由青年直接坠入衰老,在个体上停滞又在群体中断层的历史“记忆”。想太久会走火入魔,但只是坐在电影院里,感受声画在交替错位中如海浪般涌来,或许也已经足够了。2023.6.17 艺海

  • Eco
    @Eco 7 有用

    黑白色调、配乐与电影很搭。就像《追忆似水年华》,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创作一件作品的过程,将至而未至,当这件作品真的创作出来了,电影也就结束了。晚期戈达尔,作品更柔和,对话有点像布朗肖,松散但引人深思。

  • YiQiao
    @YiQiao 2 有用

    爱的尺度是无尺度的爱 所以四星还是推荐都无所谓//结构搭建的过程还是有意思 往前或往后 黑白或彩色 空间的确定或抽离 黑幕带来的暂停让情绪有位置舒展//类似布列松所说的空隙或缝隙的重要性

  • 有心打扰
    @有心打扰 1 有用

    “也许什么也没说。”

  • ibelieve
    @ibelieve 4 有用

    #25thSIFF 天山。羡慕法国,对话中谈及艺术与电影都是天然不做作的,黑白画面诗意极了。前一小时,我好像找到了感受戈达尔的方法。后面:?

  • esaurimento
    @esaurimento 2 有用

    note:nouvelles sentimental de l'histoire sur la guerre secrète: IL Y A LONGTEMPS, DE L'AMOUR, DE QUELQUE CHOSE.

  • 甘草披萨
    @甘草披萨 2 有用

    3.5 #25SIFF @天山,貌似越往后面疙瘩大爷的片本质上都是一部片,看完他的自画像以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很可能,他平常写写勾勾画画,所思所感,先形成记录,而后才有了电影;大爷的《蔑视》2.0版,旗帜鲜明的讽刺,《扒手》与《黑客帝国》海报放在一起意指明显,后面还特意加固了一下:孩子们的请愿书希望给黑客帝国配个方言版哈哈哈,脑补了一下戈达尔冒烟脸;分成两半的文雅黑白影像VS粗制滥造的影像,后半段可以脑补斯皮尔伯格冒烟脸;本质是对如今的“不读书”也不讲求思想,只追求感官娱乐电影现状的一部批判片

  • Acchan
    @Acchan 2 有用

    戈达尔眼里,在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世俗影像中,关于爱的构建具有触手可得的先验性,这对其批判精神而言是完全不可取的,一种对“过度构建”这一宣传力量的反射性思辨,这一部分的戈达尔是能够让人理解的,也是他对自我脾性的彰显,即以左到底的辩证法精神在影像创作这一领域的不停突刺和否定之否定,过度相信影像的先验性是危险的。 当然脾性不代表正确性,从创作本然的气氛而言,戈达尔的二流甚或三流思考家的气质才是其作品最为迷人之处,那种随意跳跃的联想,稍显轻浮的否定,急躁不安的反驳构成了他的私人思考札记,其价值不在于正规的论文推理,而在思考的火花和警惕的态度。 占位权威的思考者是一回事,这之外的“二流”/“业余”的表达者是另一重生态性的意义,戈达尔便贡献了这一鲜活意义。精准不一定来自于词项的合,也会来自直觉的穿透力

  • 优游卒岁
    @优游卒岁 11 有用

    戈达尔总是将自己想像成上帝,时不时地要向着人间传送着福音。在电影中总是谈论着一切,从纳粹的集中营到科索沃的战争,蜻蜓点水般的轻轻掠过世界大事,总觉得自己对于一切皆是了然于心。最可笑的,是在影片中对于美国的攻击,认为他们是没有记忆的人,那种酸溜溜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

  • WellIgotone
    @WellIgotone 7 有用

    太强势了,基本上就是导演通过对白与旁白观点不断输出,讲讲讲,不断轰炸,根本没打算给你过多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反正就是一种茫然无措,进入大脑的信息太庞杂太多所以吵闹之后啥都没记住没留下,不太适应这种表达。

  • Pincent
    @Pincent 3 有用

    95/100 再次大步拒绝了连贯的叙事逻辑,以怀旧、感性、诗意的影像形式,关照了历史、世界、电影的艺术和人的记忆...又根据观众所看所听的主观性来寻找新的意义。前半段的黑白段落似在姿态上指向过去而未免不是现在的巴黎面貌:带有工业痕迹、广告牌和霓虹灯,而后半段的彩色段落在形式上也许是更21世纪的lofi“数字色彩”,而它同样指向tv和记忆的archives。关于爱的法则是没有边界的爱,关注、抗争、探索也都在于爱,对戈达尔来说,电影无所不包,是一种通用的语言。从前我们有《扒手》,后来我们迎来了《黑客帝国》,再到网飞流媒体和迪士尼漫威。视觉形式仿佛新浪潮时期的黑白光影和电视时代影像的搭配,叙事和叙事发生空间像是由电影史时期的公寓日常思考延伸而来,同历史频繁对话并拒绝时间的流逝。#SIFF2023#

  • Peter Cat
    @Peter Cat 8 有用

    后期戈达尔电影本质是文本电影,对于非法语母语观众也是字幕电影(但上影节中文字幕是相当业余,内嵌英文字幕又省略了很多影像内部“铭文”和声音)。年岁欲长,对法国文化越深入,戈达尔引用作者、书籍、绘画,就知道越多也愈了解,但那种既深情又轻浮,既高深又幼稚的拉扯感,却始终挥之不去。 @SIFF2023-和平影都

  • TWY
    @TWY 4 有用

    【#900】 唯有戈达尔电影的历史可以用“进化”二字来定义,他只会愈加深邃地探索影像的极限和魅力,这部影片可以说是他最具美感的作品了,喃喃自语中带着模糊的思想性,不容易去理解,但总会有零星的一句或两句话深深映入了观者的心中,这支“爱之颂”的基调,正如条目的简介里写的一样:平静和悲伤。

  • Lycidas
    @Lycidas 11 有用

    重看x天知道第几次。至今不懂éloge明明是赞颂为何中文译作“挽歌”。一整天都在想看便又翻出来,与其说是高达最好的,倒不如说是他最温柔也最残忍的一部。我们总习惯将秘密想象成某种微小的东西,譬如珠宝,好像这样才可以藏起来;但有的秘密如此巨大,浩瀚如星空,反而更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张开双臂拥抱它,才能看得见,譬如爱。若可以抵御时间,与过去共进退,与它达成某种隐晦的契约,是否就可以稍作保存,不再那么惧怕消逝呢?

  • 幽灵不会哭
    @幽灵不会哭 15 有用

    4.5戈达尔说这部电影是自己最好的电影,可能是其中的内容和形式几乎囊括了他爱情电影时期、政治电影时期和实验电影时期的多种创作理念,更在新世纪之初将自己对于电影特别是对于美国说代表的霸权与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第一部分1小时的黑白摄影中,戈达尔所探讨的也不外乎是关于爱的产生与激情的消退,而哪种艺术形式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这种记忆呢?第二部分锐利的彩色反而呈现的是两年前的回忆,斯皮尔伯格们要用金钱来购买回忆拍摄像《辛德勒的名单》这样乏味的电影,而这些回忆是关于二战时期法国自由运动的,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资本在蚕食着我们的记忆,而最后的结果却是辛德勒的夫人孤苦在南美度过晚年,在戈达尔看来不管是战争还是爱情都是政治的,当海浪与人物叠影在画面之中,我们的记忆翻涌着,我们应该忘记些什么,但我们真的又记得些什么呢?

  • seabisuit
    @seabisuit 9 有用

    当真的是用语言难以描述也就说什么都可以了。戈达尔就是神,拍完电影史然后从这部开始就成仙了,给上了堂历史政治哲学课,用影像和声音这一艺术形式又上升到了更高的一个次元表达爱。黑白展现当今的幼年,彩色缅怀旧时的浪潮,而成年呢还都没有经历过。资料馆胶片版。

  • NVHZ
    @NVHZ 5 有用

    被語言機構控制下整體對於語言機構的象形。適合帶著對於現代社會的特定哲學思想成果觀看,適合想要進行某場智力研究的時候觀看。儘管你可以猜到在一百分鐘的時間裏一個藝術家不可能忍住完全不抒情。就是他凌亂吧,他凌亂也新意多多,那麽就允許他這樣嘍。戈達爾很可能是純智力在電影導演裏最高的一個,不過這很有可能占了他如此多產以及如此像寫論文一樣拍電影的光。關於名詞,歷史=美;記憶=藝術品整體;可別以爲有什麽漢語從沒表達過的新概念,年輕人們;中國的表達方式他們也沒有。不過這種西方的説話確實由北京官話是帶得起來的。倒是事件豐富度,西方高。中國好像受了語言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的範式稍顯僵硬:個人層面不夠細膩。得,我也寫一個論文一樣的評論吧

  • 峰峰峰峰
    @峰峰峰峰 10 有用

    支离之记,声画不与,乐缓隽永,文字透情。千条万端,缘无以纪,声嘶之声,空空如也。爱之法则,无法而爱。

  • Jeannels
    @Jeannels 32 有用

    “爱的限度就是无限度的爱。”是我看过的千禧年后戈达尔最好的一部,98分钟像看了三个小时,切身感受到电影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生命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