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口编年·贺家 HD8.5分

渡口编年·贺家

内详

超高清播放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相关资讯相关资讯

影片评论影片评论

单击刷新

用户评论

共“25”条评论
  • 木木三又二
    @木木三又二 0 有用

    晚上吃饭前无意间看到收藏夹里这个纪录片,就一口气三部曲都看完了。低配《铁西区》,其实王兵当年拍铁西区的时候也很业余,但是胜在素材多,而本片的缺点就是素材少,能明显看出中间有几年导演没有拍,而且每年拍的时候时间也不长。纪录片整体呈现头重脚轻,前面很好看,越到后面越无聊,过于流水线。下岗后的一家人也是不容易,儿子还不听话。两口子去世时年龄都不大,唉,真实的苦难平民百姓。8分。

  • 兰彻
    @兰彻 0 有用

    平民史诗,时代具象

  • 马宇航
    @马宇航 1 有用

    近年看过的最佳纪录片,素材够朴实 时间跨度够久 小人物 历史洪流 世态炎凉 一声叹息。镜头语言也非常扎实!纪录片完全抛去猎奇 还能有如此魅力,难得!

  • 马里亚纳一棵树
    @马里亚纳一棵树 9 有用

    并非不敬,实在是属于说的比拍的好系列。意志不支导致的叙事断裂不是随便一句反叙事就可以搪塞了之,即便是反叙事最后也还是没抵抗过叙事,一个勉而为之的编年体并没有充实进相当体量的血肉,不同年份的时长呈现,并没有体现出一点作者思维在里边,浮光掠影般闪过,最后也只能引起观众慨叹时间在陌生人身上爬过的痕迹,实在不是负责任的创作

  • 邓安庆
    @邓安庆 3 有用

    前不久坐高铁回老家,经过铜陵,忽然想起了这部长达270分钟的纪录片。跟拍二十年,记录一个男人和他的一家子,从最开始承包轮渡到后面做“家庭主夫”,极平常,又极珍贵。我觉得片子最大的特质就是“耐心”,一方面是贺家人对生活的耐心,一方面是导演坚持这么年的耐心。太难得了。而铜陵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地改变,直到我坐高铁经过这里,那只是匆匆的一瞥。我忍不住想纪录片里那些生活在这里的人,而今都怎么样了。

  • 瓦伦蒂诺
    @瓦伦蒂诺 1 有用

    面相憨厚的老贺,从当初的江中一把好手到后来勤俭持家的家庭男,一半的不甘一半的无力吧,稀里糊涂的活着,最后再戛然而止的死去,这也是众多人生中的一面吧。

  • O型血
    @O型血 1 有用

    下岗家庭的“平民死诗”,一部20年磨成的纪录片,这里面是整个中国的记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K4y1Y7nK

  • 7级残废
    @7级残废 0 有用

    家庭史

  • ivanjob2008
    @ivanjob2008 2 有用

    看着他这二十年缓缓流过,顷刻间发觉,这是我与他的两段人生在互相对视。

  • 枝上雪初融
    @枝上雪初融 3 有用

    看到他儿子的长成轨迹,立即明白了中国大量青少年的平庸之路。 不爱学习,喜欢上网吧,喜欢打牌,早恋,最后啥也不是。

  • 吉卜赛人
    @吉卜赛人 2 有用

    这20年,我们中国真的经历了很多,以前我错以为人生并没有那么难,现在不断的被现实啪啪啪的打脸。

  • 纠结的茶
    @纠结的茶 4 有用

    跟郭导在一席里以史家角度概括整个渡口甚至铜陵市的变化和对贺个人命运转折的因果概括不同,《贺家》选择以直接电影的形式呈现这种以年为单位的影像记录背后的时间感,完全抛弃了贺国平命运改变的重大转折点的因果解说,我们可能一知半解地看着这个男人做菜,教育孩子,和朋友聊天,以及向镜头袒露情感,但是它的确是‘平民史诗’。

  • LoudCrazyHeart
    @LoudCrazyHeart 2 有用

    渡口贺家的20年变化,说是变化,也无变化。贺国平在家负责家务与妻子在外开出租的非主流模式,只能从些许言语中感受到他的想法,生活还是能抹平人的。人的天赋与后天的付出共同造就了不同的轨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够达标,转而在口头上却发生了不一样的解答。

  • 酉命
    @酉命 2 有用

    时长最长的贺家编年史,最是体现人生无常,但贺国平却好像一个船锚,没有变化,勤勤恳恳生活一辈子。

  • 蓝翼
    @蓝翼 13 有用

    为平凡人做传,电视台的背景还是挺明显的,看得出来导演中间放弃了这个项目几年,一些关键时间点没有留下影像记录

  • Pagliacci
    @Pagliacci 2 有用

    认认真真的活着也是一种成功吧

  • 梦魇马戏团
    @梦魇马戏团 3 有用

    贺国平意气风发地承包渡口,两年的风光与毕生的平庸与沉沦。什么都没有改变,20年就像那盘炒菜,和死亡一样过去了。

  • 好大的棉花糖
    @好大的棉花糖 4 有用

    开头很猛,不下于用刀杀我们。 风中的烟,水上的雾,98年精壮的汉子,以及个人、家庭、时代的变迁,有历史文献价值。纪实版《地久天长》。 @燕晗高地 首映

  • seamouse
    @seamouse 3 有用

    如果局限在渡口几天的往来,成270分钟,那就是时间的压迫感;而挑取一个家庭的部分生活,也不必太走心地记载上20年,就凝结出时间的晶体。这个作品因此更该和人生七年相提并论,都是某种对抗时间的胜利者,并以此呈现出剧变社会下一个稀有的不变个体标本,而靠近成片当下的那几年,不知是疲了几乎放弃这个野心了呢,还是过于将故乡封存在过去,导演明显不去花精力跟进老贺一家了,于是让人纳闷莫非这家子与智能手机时代绝缘,继而等来一个可以潦草收尾的死亡。

  • Clyde
    @Clyde 15 有用

    只看了后面一半。20年,中国变了,人间变了,世情变了,贺家和贺国平的变化反而不大,他们守着“本分”过日子。郭熙志说贺国平是圣人,是的,他是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圣人。

  • blueshadow
    @blueshadow 17 有用

    4小时,20年。 最多的场景,就是表现男人在做饭,炒菜。他真的炒了很多菜。 他能够引用一些诗词,这是引以为豪的事情。 我看到他游泳,毕竟开船的,水性很好。他打牌,打升级,打扑克很认真。 看得出来,他是个挺好的人。后来……他死了。

  • 弹涂鱼
    @弹涂鱼 10 有用

    开拍时我还没出生,但多少年过去了,乡音一点不曾改变。第一次看关于自己家乡的纪录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风土人情 ,陌生在于拍摄点是江南,我很少去。身处江北的我,还是内陆,从有记忆开始,就是修桥建路,河道两旁停满了木舟,没人动;灯塔也因年久失修,成了废墟。98年贺家劳动力下岗,08年贺家老人在大雪纷飞间去世,12年老贺安息。到18年拍摄结束,再回望过去二十年生活,我大概是那要小个十岁的贺家孩子。

  • 慕永
    @慕永 13 有用

    贺国平让我想起来我爸。老实,善良,读了很多书,对朋友忠诚讲义气,对父母孝顺,在家里没有话语权有点懦弱,总当和事佬,在社会上不会算计——因此注定会跟不上21世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辈子只靠本分吃饭。一个传统中国男人的形象,一个厚重又渺小的人。跟现在这些突出的渣男,直男癌,男权女权这些妖娆又浮躁的名词无关。看片期间一直想如果我爸还在世,他的50岁,60岁会怎样?我在贺国平身上似乎能看到了一些影子。想爸爸了。

  • 汪金卫
    @汪金卫 12 有用

    十五年的时光被压缩到4个小时片长中。平凡朴实的视角,默默记录着一个普通家庭的1998-2013年。9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安徽小城的风土人情、生活状态,以高清影像形式呈现,仅此便有不俗的意义。而对人物坚持的记录,也能看到人生悲欢,命运无常。凡人老贺金子般内心的善良淳朴、以及从郁郁不得志到放下的状态,在张口闭口的引经据典中,在小小厨房炉灶天地间,也在颓唐的下一代身上。纪录片所呈现映射的不仅是老贺一家,也不仅是一处渡口,一座小城。而是中国一个世代普通百姓生活缩影的琥珀标本。这便是时间、真实、平凡的力量。结构有些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十分遗憾。导演本人的解说也成为画蛇添足的存在。不禁好奇其中缘由、剪辑思路,及剔除掉的素材内容。四星半

  • 地主家的莉莉安
    @地主家的莉莉安 12 有用

    导演说,贺身上的像父辈的,如老庄的智慧和善心,是他想记录的。不知道这种共鸣会不会被观众理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