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HD9.1分

一一

超高清播放

全高清播放

蓝光极速播放

HD

极速高清播放

猜你喜欢猜你喜欢

相关资讯相关资讯

影片评论影片评论

单击刷新

用户评论

共“30”条评论
  • 方枪枪
    @方枪枪 185 有用

    看完这三个小时,仿佛度过了一生。

  • 布宜諾斯
    @布宜諾斯 317 有用

    生活真苦闷

  • 晚不安
    @晚不安 143 有用

    重看。像一记闷声重击,多少技巧都溶解在杨德昌的智慧里。每个人都要独自面对自己的问题,这个家庭就像一个缩影,让观众同时感到童年、青春、中年和老年在身上流淌。——他居然完成了这个几乎不可能的构想。我想,再也没有一趟人生旅程,可以让我走得这样疲惫,又这样坦然。多年以后,我对《一一》印象最深刻的影评依然来自贾樟柯,他说:“这部杰作平实地写出了生之压力,甚至让我感觉到了疲惫的喘息”,“在缓慢而痛苦的剥落中,裸露了五十岁的真情”。

  • 木卫二
    @木卫二 117 有用

    对于我,《一一》是我们这代人,1980s影迷的“通过仪式”,它意味着人生从一阶段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从出生、孩童、恋爱、成年、婚礼、病痛,直到死亡,也意味着电影这张空白屏幕上,从投放着外观的电影,变成投射内心的电影。这个仪式的最后一步,是杨德昌及其他几位黄金时代大导演的去世。年轻而有朝气的网络,已经承载着太重的衰老的电影。

  • 世界呢分钟
    @世界呢分钟 178 有用

    波澜壮阔 西方人永远也把握不到的东方家庭伦理,《瞬息全宇宙》之类的对东方家庭的西方式理解跟这一对比,就更加的苍白无力。东方的家庭和解靠的从来都不是爱,靠的是对时间的理解,对无常的体认,是无可奈何花落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让我们暂时抛开那些宏大,卑微到生活里,去经验后悔与无奈,去看到那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 Xayah🪼
    @Xayah🪼 159 有用

    9.9/10 怎么能拍出这么细腻的电影……缓慢流淌的人的一生。有很多画面和台词的错位剪辑,图文不符但似乎确是同一个道理。在车上看楼房向后跑去、俯拍坐法复杂的日本地铁、抽烟的男人面前激起一人高的浪。我是被大人龌龊想法揣度的玩气球的小孩,我是被夸奖的别人家的懂事孩子,我是恋爱里被当作替代品觉得委屈的女孩,我是初恋心里永远的白月光,我是怀了新生命的妈妈,我是吃前任醋的现任也是让现任吃醋的前任,我是为爱人收拾烂摊子的女人,我是老实诚恳不会撒谎善良得很难混迹生意圈的中年男人,我是日子过得千篇一律到崩溃的中年女人,我是躺在床上插满管子的老人。我想做去日本找你的人,也想做在台湾家里等你的人。人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半,人在倾诉时不知道对方能否听到、也不确定自己说的话到底是否真心。一生二,我终将老去,总有人年轻。

  • 岬
    @岬 205 有用

    如同一些心碎的傍晚,一些希望依稀的清晨。哭着睡了,还是会在下一个天亮醒来。如同在某个黄昏的街巷转角,你突然懂得了人间所有的哀愁,和所有温柔。太多。这样一部近三小时电影,你觉得可以反复地放,放很多很多遍。待到片尾矮小的洋洋说“我也老了", 你依旧会掉下泪来,仿佛自己过了许多世。

  • 无条件积极关注
    @无条件积极关注 44 有用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第一次”,明明每一天都是第一次,每个早晨都是新的。大概是因为我们其实每天都在不停地重复,每天发生的事情只用几分钟就可以讲完。我们需要新鲜,但我们又害怕改变,所以我们喜欢电影,喜欢看别人不一样的经历,所以说自从电影发明后,人类的寿命至少延长了三倍。

  • kinkin
    @kinkin 214 有用

    这部电影太美了。我一直在想读书,看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精神愉悦吗,现在慢慢懂了,是进入书和电影里的世界,去经历与沉浸,从而延长寿命。我决定从此以后,看任何电影,书,综艺,动漫都不再倍速观看。倍速观看得到的是更高的信息获取效率,损失的是在精神世界里遨游的机会。说回这部电影,没有学过电影不知道怎么评价配乐剪辑,只能说导演太会拍了,让我感受到了并不知道确切意思的电影质感是什么。人生啊,重来一遍也是如此。

  • 林愈静
    @林愈静 415 有用

    看過的最好的中國電影之一

  • 塘坑一姐小渡边
    @塘坑一姐小渡边 94 有用

    小孩儿的台词满有哲理的,对比显得大人们是那么的浑浑噩噩,暧昧不明,彷徨潦倒,失落沉溺,恩怨纠缠。他将来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披着人皮的鬼
    @披着人皮的鬼 271 有用

    孤独 一段又一段

  • 朝暮雪
    @朝暮雪 161 有用

    电影发明之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三倍。

  • 诸葛钢铁
    @诸葛钢铁 62 有用

    电影延长三倍,而不是稀释三倍。

  • LOOK
    @LOOK 80 有用

    还是不够自然,洋洋太爱说教了

  • [己注销]
    @[己注销] 517 有用

    普通人家的平凡生活。小孩的世界很单纯,所以将好感当作爱情;青年的世界很叛逆,所以将冲动当作爱情;大人的世界很复杂,所以将空虚当作爱情。本片光凭那几张后脑勺的照片、以及小孩最后的演讲,就有资格被评满分。

  • Ocap
    @Ocap 284 有用

    看到大家也都这么疲惫,我也就疲惫得安心多了。虽然是第一遍看,却很快发现不能以“一部电影”的体量去衡量,因为哪怕得到一点点新的感性经验、理性经验、生活经验,哪怕看完马上去跟家里人吵一顿再看,一定会是又一部全新的电影。“我要让别人看到他们看不到的东西。”洋洋替杨德昌说了。→22.2.20 时隔六年重温。全家四个人一起看。

  • kingfish
    @kingfish 1140 有用

    看似平淡无奇,其实蕴含深意

  • 哪吒男
    @哪吒男 109 有用

    杨德昌的疏离感和冷静很大部分是因为他不启用电影演员,观众无法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反而有了思考的空档。李安的演员都很电影,连配角的选得很挑剔。侯孝贤遇到舒淇后才算懂电影演员是怎么回事。

  • dum没头脑
    @dum没头脑 114 有用

    台湾电影的怪圈。忍着看了一大半终于点了右上角的小红叉。第二天爬起来看完。一部电影不看完是没办法加以评判的,何况看完又沉淀两天才下结论。要不是那个小男孩有点意思估计连分都懒得打,片子要表达的本意是非常好的,但偏偏太过腔调,有时文艺是提升的点睛之笔,有时也会变成谋杀的利刃

  • Ridden
    @Ridden 217 有用

    没看明白。

  • 西楼尘
    @西楼尘 132 有用

    粗浅的人生阅历不足以深刻解读此片主旨,三个小时分了两次昏沉看完。洋洋每次出场都仿佛给沉闷的调子平添了几许颜色。拍摄了一堆后脑勺的照片显示出的童稚分外难得。多次镜面反射叙事、音画错位过渡、长时间的静默,让这部片子在琐碎的日常里多了几分形而上的哲思。平静如流水一样的生活本质令人心伤。

  • elvita
    @elvita 257 有用

    实在很喜欢,杨德昌什么时候再出电影啊,强烈期待

  • 搜不到该用户
    @搜不到该用户 46 有用

    也许这是一部很有内涵的电影,但是真的不能阻止他是一个无聊的电影,而且三个小时。。。原来豆瓣250也有让我看不下去的时候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347 有用

    这是一部缓慢的电影,也正是这缓慢才能把一个普通家庭所有成员的迷茫和悲伤都呈现在观众面前。洋洋说他老了,但世界一直在老去,借用泰戈尔的话:“孩子们在无边世界的海滨聚会。风暴在无路的天空中飘游,船舶在无轨的海上破碎,死亡在猖狂,孩子们却在游戏。在无边世界的海滨,孩子们盛大地聚会着。”

  • 大奇特(Grinch)
    @大奇特(Grinch) 1084 有用

    以一大家子来表现整个人生,从婚礼到葬礼,一切都是轮回。许多事物我们只能看到它的一半,另外一半需要别人帮我们发现。

  • 冰红深蓝
    @冰红深蓝 287 有用

    杨德昌收山之作,获戛纳最佳导演。1."电影的发明使我们的人生延长了三倍",这部电影似乎在三小时内穷尽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2.远景固定长镜头为主,构图极佳,配乐精简,启用业余演员,极致的现实主义;3.多处对镜子和玻璃反射的利用,精妙绝伦;4.生活化的琐碎细节,金句不断,繁而不杂,意味深长。(9.5/10)

  • 欢乐分裂
    @欢乐分裂 304 有用

    2021-7-3重看。始于婚礼,终于葬礼,三小时流转的是我们不甘、无奈、卑微、孜孜且苟且的一生,看完只觉年华这般老去不可追,见微知著,剥离戏剧化表现展现日常生活底色的肌理,死生为何,悲欢若梦,以极具功力的手笔撬开寻常无波的生活流表象,写尽无常无情。 生命可以延长三倍吗,生活可以重来吗,重返年轻会改变选择吗,遇上另一个人会改写未来吗,有机会看到这世界的另一半吗,这个世界会好吗,你会原谅我吗,你有倾诉的人吗。 多声部的运用,画外音多处渗进,营造出表象生机蓬勃实则人人渡劫的空洞空间;门/窗框视角望见的人生——我们永远无法洞悉生活的全部真相;窗外霓虹与室内面容叠印,像在平静麻木的面具上涂了一层虚饰的华彩,我们迟早要转过身去解开一团团乱麻——中年人并无停下脚步喘气休憩的资格,甚至连怀缅与幻想也是奢侈。

  • 豆友137944832
    @豆友137944832 620 有用

    不被《一一》触动的人是幸运的。

  • Karuto
    @Karuto 424 有用

    十几岁时我认定电影是为了给我赋予勇气的,我不需要靠它来反复确认生活的虚无、繁杂与荒谬。十几年后我终于能看懂杨德昌。那些越是接近本质的东西,越无法用道理和言语去概述,不如在一场好戏中令彼此的后脑勺代入。年轻时我只记得婷婷那段在盛夏暴雨中匆忙过场的恋情,如今最感同身受的却是日本软件社长大田君:他内向、诚实,有底气地坚守自我。他知道魔法的唯一答案是记下所有牌面,情愿在艺术与天台的鸽群中忘我,看透了生活的庸俗却依然热诚而谦逊。当他在爵士钢琴上闭着眼弹起月光时,像洋洋的相机与婷婷的花,那些时刻是有神明的。

返回顶部